1.1 近年来,我国畜牧业发展迅速,饲料资源短缺和人畜争粮矛盾突出,致使原有饲料原料资源价格上涨,提高了养殖成本。人们开始尝试利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中副产物、废弃物,经过一定的发酵处理成为新的饲料资源。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,有巨大的农业副产物资源,如各类农作物秸秆、糠糟、中药渣和蔗渣、薯渣、甜菜渣、水果皮等资源丰富,近年来常用的发酵饲料发酵原料及其发酵效果见表 1。从表 1 可以看出,大量果渣、糠粕类和秸秆类副产品用于制备发酵饲料,发酵后其营养成分含量有显著提升,某些原料所含的有毒有害物质也有所降解。
1.2 饲料发酵剂菌种
我国农业部 2014 年公布的饲料微生物目录《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(2013)》中,可在饲料中使用的饲料发酵剂菌种有:
(1)乳杆菌属:嗜酸乳杆菌、发酵乳杆菌、植物乳杆菌、保加利亚乳杆菌、乳酸乳杆菌、干酪乳杆菌、布氏乳杆菌、副干酪乳杆菌、纤维二糖乳杆菌、罗伊氏乳杆菌;
(2)双歧杆菌属:两歧双歧杆菌、青春双歧杆菌、短双歧杆菌、婴儿双歧杆菌、长双歧杆菌、动物双歧杆菌;
(3)肠道球杆菌属:乳酸肠球菌、屎肠球菌、粪肠球菌;
(4)芽孢杆菌属:地衣芽孢杆菌、枯草芽孢杆菌、侧孢短芽孢杆菌、凝结芽孢杆菌、短小芽孢杆菌、迟缓芽孢杆菌;
(5)其他菌种:酿酒酵母、乳酸片球菌、戊糖片球菌、产朊假丝酵母、沼泽红假单胞菌、嗜热链球菌、黑曲霉、米曲霉、产丙酸丙酸杆菌。近年来常用的发酵菌种及其发酵效果见表 1,从表 1 可以看出,目前应用较多的为乳酸菌、酵母菌和芽孢杆菌。因乳酸菌发酵可使饲料乳酸含量增加,降低了发酵饲料的 pH 值,对动物的肠道有利;酵母菌有丰富的酶系统,可产生淀粉酶、葡聚糖酶、木聚糖酶、蛋白酶、磷酸酶等,可补偿动物体内酶种类的不足;芽孢杆菌可降解部分饲粮中的抗营养因子。因此,生产中常将以上几种菌搭配使用。另外,如发酵底物为粗纤维含量高的原料,可考虑用降解粗纤维能力强的菌株,如黑曲霉、里氏木霉、白地霉、康宁木霉等。
下一篇:农作物秸茎叶渣加工猪饲料